山西援鄂医疗队员专程来武汉吃面,老板说“我还是免费”
陈鹏和妻子石琴手持纪念证书。 记者姚传龙 摄
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8月12日讯(记者姚传龙)8月11日,硚口区崇仁路陈记红油牛肉面馆内,61岁的陈鹏正在厨房里忙活。
屋外,艳阳高照,屋内,尽管空调吹出凉风,站在灶旁的陈鹏依然满头大汉,不时用毛巾擦着汗。碱水面要确保煮熟,但不能煮过头,陈鹏不慌不忙,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。“炮制虽繁,必不敢省人工”是陈鹏经营早点摊位约40年的承诺。
“下碗热干面。”“好!”陈鹏抬起头,望着熟客张师傅,笑了笑,点点头。
17天连续为医护人员免费送餐
面馆面积不大,约40平方米,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,悬挂着两张抗疫纪念证书和一个笔记本,这是陈鹏珍藏的,不少食客来吃面都会停一下看看。纪念证书上写道:“感谢您作为志愿者,在宝丰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计个人安危、不计个人得失,积极投身抗疫,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。”
今年2月,与陈鹏面馆相隔一条马路的武汉体育馆成了方舱医院,山西援鄂医疗队在这里参与救治。2月14日13时许,十余人来到陈鹏店中,希望买些饺子,吃顿中午饭。
“当得知我们是到武汉战疫的,老板很热心,首先问我们吃不吃热干面,帮我们下了饺子、煮了热干面,随后留下我的电话,告诉我,他每天都会开门,会免费给我们准备饺子、面条。”医疗队队员王靖昌还记得陈鹏说过的一句话:“谢谢你们来武汉帮助我们,我没有什么好表示的,你们每天来,我给你们做饭,直到最后胜利,说到做到。”
从14日到3月1日方舱医院休舱,17天来,陈鹏每天为医护人员免费做饭,花费约万元。3月4日,面馆暂停营业,店里的面条和饺子捐给了包括站邻社区等多个社区。“他把面条给我们,我们转赠给困难群众。”站邻社区书记何广说。
“说到做到”让面馆收获新客源
“陈鹏做这个事不奇怪。”熟客张师傅对记者说,“他是个说话算话的人。我说一件小事,热干面里的芝麻酱,他都是在店里看着一点点磨出来的,老街坊们都知道。”
今年6月,有陌生顾客带着朋友来店吃面,就餐过程中,两人聊起陈鹏为医护人员做饭的事。陈鹏得知,陌生顾客原来是方舱医院的病人,从医护人员口中了解到陈鹏的事,深受感动。此后他特意向朋友推荐,专门来这里吃碗面。
今年7月,有一名山西医疗队队员回武汉游玩,来到店中,找到陈鹏表示感谢。“我以后回武汉都会来店里看您。”“对医疗队员,不管你们什么时候回武汉,到店里,我还是免费。”陈鹏又一次称“说到做到”。尽管记不得医疗队员的名字,但陈鹏说,脑子里记下了他们的长相。
现在,陈鹏的面馆里,每天有150人左右到店里就餐,生意越来越好。
【编辑:丁翾】
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8月12日讯(记者姚传龙)8月11日,硚口区崇仁路陈记红油牛肉面馆内,61岁的陈鹏正在厨房里忙活。
屋外,艳阳高照,屋内,尽管空调吹出凉风,站在灶旁的陈鹏依然满头大汉,不时用毛巾擦着汗。碱水面要确保煮熟,但不能煮过头,陈鹏不慌不忙,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。“炮制虽繁,必不敢省人工”是陈鹏经营早点摊位约40年的承诺。
“下碗热干面。”“好!”陈鹏抬起头,望着熟客张师傅,笑了笑,点点头。
17天连续为医护人员免费送餐
面馆面积不大,约40平方米,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,悬挂着两张抗疫纪念证书和一个笔记本,这是陈鹏珍藏的,不少食客来吃面都会停一下看看。纪念证书上写道:“感谢您作为志愿者,在宝丰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计个人安危、不计个人得失,积极投身抗疫,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。”
今年2月,与陈鹏面馆相隔一条马路的武汉体育馆成了方舱医院,山西援鄂医疗队在这里参与救治。2月14日13时许,十余人来到陈鹏店中,希望买些饺子,吃顿中午饭。
“当得知我们是到武汉战疫的,老板很热心,首先问我们吃不吃热干面,帮我们下了饺子、煮了热干面,随后留下我的电话,告诉我,他每天都会开门,会免费给我们准备饺子、面条。”医疗队队员王靖昌还记得陈鹏说过的一句话:“谢谢你们来武汉帮助我们,我没有什么好表示的,你们每天来,我给你们做饭,直到最后胜利,说到做到。”
从14日到3月1日方舱医院休舱,17天来,陈鹏每天为医护人员免费做饭,花费约万元。3月4日,面馆暂停营业,店里的面条和饺子捐给了包括站邻社区等多个社区。“他把面条给我们,我们转赠给困难群众。”站邻社区书记何广说。
“说到做到”让面馆收获新客源
“陈鹏做这个事不奇怪。”熟客张师傅对记者说,“他是个说话算话的人。我说一件小事,热干面里的芝麻酱,他都是在店里看着一点点磨出来的,老街坊们都知道。”
今年6月,有陌生顾客带着朋友来店吃面,就餐过程中,两人聊起陈鹏为医护人员做饭的事。陈鹏得知,陌生顾客原来是方舱医院的病人,从医护人员口中了解到陈鹏的事,深受感动。此后他特意向朋友推荐,专门来这里吃碗面。
今年7月,有一名山西医疗队队员回武汉游玩,来到店中,找到陈鹏表示感谢。“我以后回武汉都会来店里看您。”“对医疗队员,不管你们什么时候回武汉,到店里,我还是免费。”陈鹏又一次称“说到做到”。尽管记不得医疗队员的名字,但陈鹏说,脑子里记下了他们的长相。
现在,陈鹏的面馆里,每天有150人左右到店里就餐,生意越来越好。
【编辑:丁翾】
上下导读
相关推荐
猜你喜欢
热门推荐
-
“热闹的城市,真好” 援鄂医护人员重访在汉战
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8月12日讯 8月11日-12日,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玉丰国际酒店迎来了两位久别重逢的特殊客人——来自青海省...
08-12
-
检查救护车,配置药品,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应对
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8月4日讯 连日来,武汉持续高温,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记者从市急救中心及部分医院了解到,相关部门已采...
08-05
-
长江新城起步区今年首拍落槌,康养总部医疗护
武汉新闻www.wh-edu.cn7月30日讯(记者雷衎) 7月30日上午,武汉市顺利出让两宗地块,成交总金额约29.62亿元。其中,宁波宣兴...
07-31